因為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by 柯智元
負重前行



「你的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以前參與公民運動,常常想起這段話。





我的媽媽這一生只做過一種職業,叫作護理師。​


有時候我看她跟一些身障者的互動,突然明白為什麼她今天可以做這行做一輩子。​


說實話,她有的專業素養,我不具備;她的耐心,我也完全沒有。​


身為醫護人員的家屬,有時必須承認,看到某些人對於臺灣現階段疫檢量能不足,速度不夠快,因而校正回歸的確診數字,沒有想瞭解這背後是什麼意思,只管放肆地冷嘲熱諷,令人感到沮喪。​


有時候真的想說,關於疫情觀測,請提醒自己,回歸扎實的專業討論,該討論公共衛生就討論公共衛生,該討論病理時就討論病理。​


若只是想發洩情緒,噴那些做事的人,邏輯上並無意義。​


如果我們防疫的每日生活,就是讓眼球隨著某些商業電視台,聽著一些毫無扎實訓練背景的嘴巴,用著正確率一半一半的語言,跟著高談闊論,對自己,對群體,效益太有限。​


沒有基本的病毒知識,判斷不會有穩固的基準,既然無法精準傳遞究竟發生了什麼情況,遇事也只好訴諸直覺與情緒。​


情緒,往往是在這種關鍵時刻,最需要拿捏適宜的;如果不知道該講什麼,可以沈默,靜觀其變,不失為一種可參考的做法。


講個比較不客氣的,真的不用再妄想什麼臺灣兩週後清零、喚回昔日榮耀那檔事了。​


發生的事情,請練習接受——它已經發生了。​


如果缺乏對過去一年,全世界遭遇社區感染國家的深入瞭解,會很容易為一些不切實際的口號,比如「世界看好了台灣只示範一次XXXX」那種雞血式的群體狂歡,感到莫名熱血沸騰。​


或是,完全反方向,因為抗疫路上的某個波動、挫折,走向崩潰的末日情緒——感到莫名憤怒。​


兩種形態的貼文,最剛開始我都已經打定主意,不是很想參與。​


如果對病理、公共衛生決策、醫檢最大乘載量能這些領域,現階段不算太瞭解,既然現在需要減少外出,倒不如先保持冷靜,花個半天,謹慎挑選,從專家那邊查點資料。(記得留意來源,非專業背景的陳述,請訓練自己一概跳過,完全不要接收,隨著時間發酵,你會發現自己跟其他人的情緒與認知差異)​


若有時間,詢問真正在第一線打仗的朋友,解一下幾個理科領域的內心疑惑,包準比你上社群平台,噴發那些幹文,遠來得有幫助。​


對了,如果跟那群朋友的私交還不錯,記得關心他們,問他們多久沒有規律吃飯,正常下班了。​


我想,你從此會更節制你的語言。​


防疫,從來就是一件極其嚴肅的事情。​


我想,儘管天天看,我們還是可能忘記了,再提醒一次:那些圖表上的數字,是扎扎實實的一條命,是活生生的,有故事,有情緒的人。​


那些數字,真不該是我們拿來展現個人政治偏好的武器。​



把對現代政治的個人偏好,無條件渲染、擴大、拼湊,歪曲地帶入眼前的所有狀況,相信我,當醫師、護理師、醫檢師,已經使出全力抗疫,阻斷感染鏈,如果最終還要變成你口中羞辱、嘲諷的對象,我覺得,你一定是搞錯了什麼。​


不論今天中央政府是哪一個政黨被投票選上,疫情當頭,這群專業人士,依然要想盡一切辦法,在戰場第一線,開動這台大車,展開救援行動。​


他們百般嘗試,希望順暢運作這台機器,處心積慮要拯救的,可能正好就是你的家人,甚至是你。(願你一生平安,永遠不用上車)​


臺灣從幾週前病毒開始進入社區,生根,因為快篩站四處設立,原本單日可檢測的檢體,從幾千,需要急速擴增到一萬。這幾天完成準備,應該可以短時間內撐到接近三萬。​


但別忘了,任何篩檢都需要等待時間,這不等於過程中的所有調整就能直接一次到位。​


想再強調一次,我的認知裡,臺灣的醫護人員並不是毫無準備。​


臺灣是根據所有先行者累積的經驗,這個月才真的要第一次啟動。​


什麼意思?就是從一切原本想像的預演、排練,變成實際的,拳拳到肉的陣地戰。​


如果你是生理男性,以前服役,有沒有下過基地,跑過戰備,甚至跑過演習的經驗?​


嗯,差不多就是那樣。只是這次只要出一次錯,不是被白眼幾下就好,你真的會被釘到飛天。​


想不想試試看,體驗站在這個崗位,一天就好?​


老實說,我完全不想。反觀他們是每天輪班,要提醒準時著裝,再次回到戰場,包括處理民眾的恐懼、悲傷,甚至是無理要求。​


在世界各地剛開始進入病毒社區感染的國家,都走過這段顛頗路。甚至更失控更慌亂,下場比臺灣狼狽的,也為數不少。​


剛開始做不好,他們有沒有被自己的人民罵過、質疑過?當然也有。​


只是我希望,同樣一段路,腦袋清楚,之前堪稱防疫模範生的臺灣人,心裏有數,願意做出跟他們不一樣的選擇。​


這幾週,我因為在家遠端工作,會固定幫媽媽做晚餐。​


總是特別期待看到媽媽回家。​


她說哎呀身體的各部位零件已經壞光光了,打完這一仗,想在今年退休。​


我只想告訴媽媽:「這場戰役裡,你曾經是一位護理師。」​


是誰讓歲月靜好。​


當我每天早晨一醒來,看著那張已經空了的床。​


也許他們永遠不會知道,但我將永遠記得。​



—​



(影像來源:Pixabay)

0 comment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