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怕戰爭嗎?!你這樣刻意挑釁是想引發戰爭嗎?!」
「抱歉,我必須直接指正,你的問句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
「什麼錯誤?」
「其實我們從未脫離戰爭。」
—
看電影。
開幕,看見一行字:「第28天」。
莫名演了十多分鐘,突然近距離帶了一個女主角的特寫。
鏡頭持續拉近,可以清楚看見她銳利的眼睛。
黑畫面。
又顯示一行字:「第1天」。
繼續看著,突然有個瞬間,發現自己看懂了整起事件最初的起點,也理解了每位主角各自的動機。
觀影經驗告訴我們,這部作品,導演採用的手法是倒敘。
—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異,是認知。
當COVID-19病毒最剛開始進到美國,「相不相信戴口罩」,變成某種政治表態。
某些川普支持者覺得口罩悶熱,不妨當成小感冒就好;另一邊,民主黨的支持者趕緊將口罩戴起來,噴川普該好好防疫卻帶頭作亂。
因為兩派鬥爭過久,共識時間遠遠落後,美國至今喪生近60萬人(2021/05/24 官方數據)。
一個算得上世界強權的民主國家,卻花了上倍的時間處理失控疫情。
爭吵。不斷爭吵。一直爭吵。
星星之火,尚未燎原。
爭吵,選邊,是這群人在病毒剛登陸前幾天的模樣。
—
幾小時前,等檔案輸出,一邊補聽林氏璧醫師昨晚討論臺灣疫情的Clubhouse房間。
有幾個年輕人舉手發言,表示對於家中長輩,倍感頭痛。
他們說,過去幾天,同個屋簷下,不同世代的最大共識,是「只要外出一定戴上口罩」。
這點暫時沒問題。
只是接下來,認知開始出現分歧。
主宰思維的,不免俗的,當然又是政治光譜。
綠營長輩始終信心爆棚,說再過幾天一定就恢復正常,未來生活會一如往常。穩穩的,安心啦。
藍營長輩說現在看到的一切都是假的,指揮中心蓋牌啦,民眾還被騙得心甘情願。「其實病毒早就已經在臺灣社區傳得非常嚴重,根本沒救了!」(然後週末再跟朋友跑出去,理由是趁著現在外面沒人,遊山玩水免排隊)(?!!!!)
其中幾位聽眾,聽語氣感覺得到,長期與長輩溝通無效的沮喪。
聽眾向醫師坦承,事到如今,自己真的已經無法跟長輩好好講話,差不多沒幾句話,又陷入僵局。
他們誠心詢問,不知道能不能請醫師善用這個專業身份,好好做一集節目,用大白話好好談談病毒傳播知識,談校正回歸的跨國情形,談疫苗的類別與保護力,為這群長輩量身打造,想盡辦法傳遞正確的醫學資訊。
他們其實還是很愛爸媽,擔心自己的爸媽,如果有這樣的內容,一定會好好分享。
既然兒女自己講不動,不如,讓醫師來講。
醫師問,他知道長輩平時的生活其實還是愛看電視。如果真的有機會上政論節目,聽眾推薦他上哪些。
一派聽眾認為,一定是選綠的。偏綠的主持人,比較有意願讓醫師把話好好講完。
另一派聽眾則認為,不對。正因為如此,反而該去偏藍的節目,因為那邊的客群,才能真正影響到已經被徹底影響基本判斷的觀眾,把專業領域的亮光,帶進那群長輩的視野。醫師若要把影響力極大化,一定是去政治光譜偏藍的節目。
接著,有人進一步反駁:醫師啊,如果你真的去偏藍的節目,反而有可能事後會被剪接成符合藍營節目平時照三餐罵政府的樣子耶。結果讓一心預備想傳遞正確資訊的醫師,被移花接木,剪到只剩十秒。這類案例屢見不鮮。不少專業人士都是被這樣對待。原本以為是立意良善的溝通,最終,卻還是服務原本的意識形態。
那幾分鐘,我聽得出來,醫師不認為自己有足夠智慧做出判斷。
認知戰正持續延燒。他依舊沒有辦法說出自己的最終決定。
—
職業病頓時一犯。
我想,這一切如果都是場電影。而這些內容,是在剪接台上的時間軸,剛處理完的第一批素材。
黑畫面。
「臺灣進入社區感染:第12天」。
嗯嗯,故事該繼續往下講了。
下一幕,劇情回到「第28天」。
繼續往下交代,這座島嶼後來的樣子。
那時,我們會拍到什麼素材?
–
(影像來源:Pixabay)
2021 防疫最前線:認知戰
previou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