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對夫妻朋友,前幾天跑去參加教會小組(有些教會稱這種組織叫團契)。
正好那個小組的組成族群,幾乎都是和我同年齡的年輕父母,大概年紀在三十上下。
由於他們是夫妻倆一同參加的,對方很自然問起兩人的育兒觀。
女:「喔喔,我們沒有計畫要有孩子唷。」
男:「是呀,兩個人能好好這樣過日子就可以了。」
那一圈爸媽聽完我的兩位朋友發表感想,點頭表示理解。
教會小組的最後,總有一個有意思的橋段,叫作:「來,讓我們來為新朋友祝福禱告吧。」
重點來了。
因為他們站在圓心,被一群人團團圍住。以下是我的朋友在餐桌上,憑記憶念出的經過。
她閉上眼,站在人群中心,聽到接下來的聲音。
「喔!主啊主啊!賜與他們孩子。」
「阿門!」
「因為你的旨意是我們要生養眾多。」
「阿門!」
「主啊,扭轉他們的觀念,跟隨你的教導。在未來勇敢生下孩子。」
「是的主啊,感謝你!」
我吃著眼前火鍋,看著朋友活靈活現地形容,當時教會那一圈「善意滿盈」的笑顏。
「哎呀呀,那你們後來怎麼辦?」
「啊就真的很尷尬咩。但應該只有我們兩人這樣覺得啦。」
「你有偷偷睜開眼睛看,其他人有沒有覺得這樣有啥不妥嗎?」
「當然有偷偷看一下啊。他們沒有發現什麼不妥。他們的表情,就感覺自己好像在做一件很好的事。很陶醉似的。」
嗯嗯,感覺自己好像在做一件很好的事。很陶醉似的。
好鮮活啊,怎麼不太意外。
「那我想問問,你們身為當事人,第一個念頭是什麼呢?」
「就『你們很不尊重我』啊。我們剛剛講話他們原來都沒在聽。」
我當時人不在現場,公平起見,再追問了一題。
「你們是只有講一句『我們沒有打算生孩子』,就交代過去了嗎?」
「不是只講一句話喔。我們有聊了幾分鐘唷。他們看著我們,一直點頭,感覺真的是聽著我們講話的那一種。」
身為一位過來人,我不禁自問:
「嘿,我們有沒有可能真的很認真地看著一個人,最後嘴上卻還是說著我們自己想說的事情啊?」
好像很多議題,教會的人,都已習慣這樣處理了。只是局外人一點就破,而當局者迷。
男生回我:「話說,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嗯嗯,我想,性別教育,同志婚姻,國族認同,在某些教會,應該也是類似處境吧。
女生補充:「我發現他們背後有一套萬用公式。他們不會在你分享的時候處理你,反正最後代禱時間,是由他們來定調、收尾。總之,你愛說什麼就說什麼,反正最後你說的也不一定算數。他們講完的才算。」
夫妻倆意有所指地相視而笑。
「那你們還會再去教會嗎?」
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這麼問。他們歪著頭微笑,沒有正面回答。
倒是男生盯著我,回了我一個更有深度的新問題:
「我好奇,尊敬神的人,平時會不尊重人嗎?」
女生也跟著他追問了一題:
「不尊重其他人的信徒,內心真的有辦法尊敬神嗎?」
看著直冒煙的火鍋,我覺得眼前的這兩人已經悟道了。
反觀,牆內的那群拜神教徒,應該還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