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一夜長大過?
記得有人這麼形容過:人這一生,會長大三次。
第一次,是發現「自己原來不是世界中心」的時候;
第二次,是領悟「即使再怎麼努力,有些事終究還是令人無能為力」的時候;
第三次,是「明知道有些事可能會無能為力,但還是願意選擇奮力一搏」的時候。
—
從140位導演的初選,到24強的複賽,到最後12強發佈的記者會。
在現場聽見自己的名字,確定拿到紀錄片獎的導演提名。
曾經定位自己,是一輩子窩在編曲螢幕前的宅男,這一刻,總感覺不太真實。
拎著獎牌,回程路上,聽著徐佳瑩。
映入腦海的,是那段不足為外人道的時光。
如果說人生有排行前三名難堪的日子,第一個想到的,應該是那架航班。
—
2018年的某一天,告五人的MV《披星戴月的想你》上線。
記得那幾天,滑臉書動態,看影片留言,印象中看到有人討論。
整個MV其實就是一位男子搭末班車離開一個地點的完整過程。
男子為何難過,是誰失約,為何失約,MV沒有交代(也許也不重要)。
這七分多鐘,影片的開始與結尾,都是如此地悄聲無息。
(影像翻拍:告五人MV《披星戴月的想你》)
這支MV看過一次,我就再也沒忘掉過。
因為感覺如實地呈現了自己某個時光的生命切片。
那一年,飛去國外度過聖誕節。幾天後的回程班機,一萬公尺高空,悲從中來。獨自一人,哭回台北。
哭到我猜旁邊的那位陌生男性,應該有思考過要不要換座位。
當時,我第一次知道什麼叫作分手。一般人經歷這件事的年齡,應該比我早上十年。
該經歷的過程早已經歷過。但我只是剛開始。開始明白這一切。
儘管我在心中早已千百遍提醒自己——可能必須開始有所準備。
真相降臨眼前的那一刻,還是刺骨,煎熬。
過節時朋友在旁,只能先稍作平復,收拾情緒跨年。
直等到打包完行李,獨自走進機場,面對迷惘與失落,依然不知如何自處。
怕與愛,對我而言,都是如此真實。
我想愛,想相信,但那一刻,我已真的無能為力。
回國後,持續處於情緒低潮,將近半年。
體重持續滑落,一度懷疑自己是單純心情不好,還是真有生病,需要協助。
「如果到現在都還不知道自己這一生在追求什麼,任何再想留住的人,你終究一個也留不住。」
某天,在一個靜夜,我在日記本上寫下這段文字。
像個定神符咒,從此自動緊黏上我的背脊。
—
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區分不太出來,「恨」與「恨鐵不成鋼」的差別——當兩種情緒描述的對象都是自己的時候。
接下來幾年,我跑去唸書,正巧錯過2014太陽花運動。
在異鄉的那一年,卻是我人生中,閱讀最多臺灣歷史、臺灣文學的日子。
回到家鄉,跟另一群朋友投入了更深的社會運動——農業。
我想,當時的我,確實想在能力範圍內,重新開始一次人生。
小至生活日常的選擇,大至遠到不知道該如何從近距離描述起的理想與願景。
各方面的重新開始。
「重新開始的代價很大嗎?」你問。
不一定。看人,而且看生命階段。
當你的人生已經沒什麼好失去的時候,歸零,似乎是那個階段,可行的選項。
一個以前不願意與陌生人頻繁接觸的人,可以硬著頭皮練習去當客服。一做就是三年。
2021年年初,因著太多巧合,偶然的機會,與一位音樂幕後大佬,在一個有趣的場合重逢。
我說,哎呀上次見面,那時我19歲,剛拿下某個創作比賽的全國總冠軍。那真是創作生涯的高峰啊。
然後啊,我們分別後,少時曾經稍有斬獲的音樂人生,就開始一路下坡。
他笑說不會吧這麼慘。改天我們約一下,敘敘舊啦。
—
跟大佬真的約到了時間。
那天風和日麗,我跟他碰面,閒聊了一小時。
他問:「現在還寫歌嗎?」
沒在寫了。
聽著以前寫的詞,有點難以想像當時的創作狀態。
有些文字,我想,短時間內,持續會是這種「生產力真空」狀態。
空無一人的會議室,他平靜地望著杯子,點頭。
「想寫出歌,心裡必須住著一個人。」
嗯。我同意。
我沒有再多回什麼。大佬也沒有再多問什麼。
我們就是靜靜地喝茶,繼續聊最近看的、喜歡的現場演出。
在19樓對坐,觀景窗外,是斜陽映照的臺北盆地。
我想起那架返台航班,與日記本上的那一行字。
「智元,那你喜歡現在的生活嗎?」
他問。
是的。現在的我,很知足。
除了那具從裡頭開始向外腐爛的身體——幾次弄得我生不如死,卻又神聖不可分割的存在。
「你呢?」
我回問。
你喜歡現在的生活嗎?
他說:「是的。想清楚了。離開既有組織架構,對我是好的。我選擇這樣的生活。」
說放就放,只有過得去,才能說放得下。
我不確定,勇敢的人,是否也等於他必須有能耐承受往後更大的痛苦。
但我過去確實因為懼怕未知的痛苦,經常逼自己選擇反方向。
好像我們只要選擇不勇敢,就可以永遠免除痛苦似的。
也太聰明。
看著茶杯裡的倒影,想著如果今天我已耳順之年,遭逢巨變,也能說放就放嗎?
—
「願你永遠安康 願你永遠懂得飛翔
願你真的愛一個人 某個人 那個人 而懂溫暖來自何方」
被舞台上打開的信封唱名。那一瞬間,這段歌詞突然唱進腦海。
深吸一大口氣。周圍眼光開始轉向我。
人生第三次長大,就是明知道有些事可能會無能為力,但還是選擇奮力一搏的時候。
謝謝那段不足為外人道的時光。
敬 步步精實的十年。
深藏心底。
一同作息。
—
【2021新北市紀錄片獎】
初賽評審團名單:
曾文珍、黃惠偵、陳志漢、黃亞歷、林木材
(階段目標:140位導演選出24位)
複賽評審團名單:
焦雄屏、林建享、聞天祥、黃明川、沈可尚、蕭菊貞 、張釗維
(階段目標:24位導演選出最終12位)
決選名單發佈記者會時間:2021.04.23
—
本屆24強複賽名單:(★為大賽最後12名入選導演)
傅達文《偉士牌、颱風、外交》★
盧盈良《歌舞的我們》★
陳韋杰《承》
林佑恩《不回家》★
蘇明彥《阿晟的情色王國》
周尚廷《夢幻沙灘》
尹景輝《歷史會判我們無罪》★
陳潔瑤《泰雅.巴萊》★
潘志偉《Maro’ay do ko kerah——何處是我家》
張素蓉《還能有獵人嗎?》★
蔡宗憲《第三世界__我和我的攝影機》
侯伯彥《漫遊的鄉愁》
鍾佳陵《恐龍來了!》★
謝升竑《風景商號》★
趙若彤《海與岸》★
尚若白《薪傳四季》★
賴禾盈《原諒之前》
游喬婷《永順永和》★
陳虹君《與爸一起的夏天》
柯智元《通道》★
戴嘉宏《小河》
吳柏泓《網後人生》
黃靜妮《牆外的告別詩》
翁嬿婷《Dadayday蟬靈人-聽見從土地生長的聲音》
—
新聞彙整:
【新頭殼】2021新北紀錄片獎12件優選揭曉 將角逐前3名
【風傳媒】新北紀錄片12部優選影片出爐 得獎者「會一直拍下去」
【Line Today】2021新北市紀錄片奬12部優選影片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