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在公司大會時間跟夥伴互動。
我們當中有一位共同朋友,身型微壯,大家習慣稱呼他阿牛。
我在台上,問了個問題:
「大家想想看,『阿牛很胖』——這句話,是事實 (fact),還是觀點 (opinion)?」
有人說是觀點,有人說不對我覺得阿牛很胖我覺得應該是事實。
有人說它分不出來兩者的差別怎麼說好像乍看都對。
大家吵成一片,舉手表決,兩個選項各拿走一半票數。
「好,宣布答案。『阿牛很胖』——應該被分類在觀點。」
有些夥伴感到好奇。
「是喔?那什麼才是事實?」
「喔,事實的話,是『阿牛全裸量體重——120公斤。』」
夥伴們頻頻點頭、微笑。看來大家理解。
防疫期間,經常一個人面對螢幕,我一直記得幾年前,這一晚的互動。
常跟我討論事情的人,應該很常聽我回問:「你現在是在陳述事實,還是在提供你個人的觀點?」
乍聽還無法反應這兩者差異的人,我大多會分享上面那個小故事給他們聽。
聽完後,再請他們思考後,幫歸類一下,接下來我們要討論的是哪一種方向,以確保時間終了,我們能夠討論出需要的東西。
–
從五月中上旬,臺灣進入本土社區感染始算,疫情發展至今,已經開始出現三種大主題:疫苗、疫苗採購、疫苗臨床實驗。
其實這三件事,屬於三個完全各自的專業領域。
曾經服過藥的人,以為自己就有能力分析疫苗,辨別疫苗高下;
曾經上網刷卡買過東西的人,以為自己就具備資格談論疫苗採購;
曾經待過國中生物教室做過實驗,以為自己就知道怎麼看待疫苗臨床實驗,樣本、規模、信度、效度。
因此前幾天,才會這麼熱鬧。如今,也換來這麼失落。
必須說,這些投射與聯想,其實只是畸形的自信。
我們沒有受過訓練,充其量,只是五到十分鐘看完幾篇專業領域的文章;而那些領域的高手養成時間,至少都是五到十年的扎實學養。
每個領域,專家從訓練基地畢業後,還要持續深化、成長,這些小時累積,讓他們的世界跟一般人的思維,分屬兩種界域。
看到一些知名人物,近期也開始不甘寂寞,跑上舞台表演。
真是感到疫情下半場,發展的態勢逐漸白熱化。
我好奇:擁有影響力的人,在這時候,究竟該扮演怎樣的角色?
如果是一位貨真價實的專業人士,關於疫情,他可以做到的,也許是最多的:給予方向,參與決策。若心有餘力,對大眾宣講衛教資訊。
如果是一位背後有十萬、百萬級追蹤者的KOL,或許,他可以好好專注運用自己的影響力,提醒大家:防疫不要鬆懈,避免群聚,勤洗手,戴口罩,多用酒精消毒。或是用他們最擅長的能力,撫慰人民,這種是我覺得他們最有能力做到的。
如果像我一樣,身為一介無關領域的麻瓜公民,能做到的,或許就是好好工作,其餘時間好好安靜學習新知。不要添亂,徹底管控不必要的外出,配合每個階段的防疫規定,一起好好把這場與病毒之間的戰役,穩穩守住,不再失分。
最近體認到,此刻無助、害怕、恐懼的民眾為數眾多,藝人們更應該意識到自己有傳播正確資訊的責任。
既然所學無關公衛、病理,也不是疫苗專家,那身份其實就是一般公民。
一般公民,守備範圍既然不在此處,毋需忙於下指導棋。
如果我們所表達的事情,無關任何推進專業領域的討論,那也只能訴諸情緒。
情緒,情緒,都是情緒。情緒誰都有,不差我們一個。宣洩或是不宣洩,坦白說,對於大局沒有實質意義,也對疫情趨緩這個明確目標沒有幫助。
除非你是政治人物,或是你未來想當政治人物。因為這種職業,確實有表演的需求。(這邊用的表演二字是中性詞,不是在褒誰也沒有在罵誰)
身為一介麻瓜公民,沈穩、踏實地做好自己每天份內該做的事,好好照顧好自己、家人,我覺得這是能力所及,最需要平靜、實踐的漫長行動。
–
如果你夠常看災難片、末日片、恐怖片,不難發現樣本的集體共通性:那些圍在主角身邊,聽信謠言的,衝動蠻幹的,拼命大喊放我出去的,大概半小時內就會領便當。
那些電影,在這種時刻,還真是啟發人生的好東西。
它隨時提醒著我們三件事情:
一、練習辨識、歸納:何謂事實 (fact),何謂觀點 (opinion)。堅守自律,管控消息來源的重要。
二、保持心情平穩,確認你與周圍人的關係,彼此尊重。
三、我們並不完美,也因此,記得為自己做出的判斷,保留足夠的彈性空間。
–
《看見》裡寫道:「痛苦不是財富,對痛苦的反思才是財富。」
有些東西,最需要的人沒有,最有的人不需要。
我只知道:除非我們一起,不然疫情不會過去。
–
(影像來源:Pixabay)
—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