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時節,跟大幾屆的學長約碰面聊天。
儘管他已經在臺南定居,一期一會,依然是我們多年來的默契。
學長現階段的女友,年齡與他相仿,這天會從臺南搭高鐵北上。
我和學長先碰面,聊得很愉快。
一看錶,突然想到,不知道這場對話是否該設個鬧鐘,避免誤事。順便一問。
「學長稍後大概幾點要去接她?」
『噢,她有說,稍後到了台北車站,想自己一個人到附近走走。那一帶,包括西門、中山,她都很久沒去了,想自己逛逛。』
細細品了這句話。我再次確認。
「喔好。意思是女友不用你陪?」
『對。不用。』
「她會明講?」
『是的。需要一個人空間的時候,我們都會直接明講。』
「可以直截了當,蠻好的。」
『必須明講。雙方都是。』
「嗯,看來你們的相處模式,蠻獨立的。」
『哈,這就是成年人的愛情啊。』
好樣的成人之愛。
真諦:獨處是養分
不論想不想,要不要,我們終將回到一個人。
面對死亡,面對自己即將離開這個世界。
我們一個人的時間,直到投入一段感情,也許是比想像中長的。
學習一個人,是生命裡重要的課題。
穩固、長久的兩人關係,不應該是「少了誰就世界毀滅」。而應該是兩個人在一起時很棒,回到一個人也依然過得很好。
聚在一起,可以分享各自獨處時的快樂。精心時刻裡的心靈交會,讓兩個人的關係相加起來大於二。
一直覺得愛情很像是一種創業關係(進入婚姻更是)。
找伴侶,其實很像在尋覓最佳的「創業夥伴」。
因為創業的過程,雖然有甜蜜,本質上也是辛苦的。所以放入「時間軸」這個元素去思考和一個人能不能一直走下去,有時候比瞬間的電光火石更為實際。
以前有句流行歌詞這麼唱:「相愛總是簡單,相處太難。不是你的就別再勉強。」
小時候聽不明白,長大後,經歷人情冷暖,突然有那麼一瞬間,懂了。
所謂學習,就是未來的你,轉向現在的你求救。
在還沒需要用上的時候,有些決定,是我們現在就可以學,現在就可以做的。
若說,愛本身就是我們獲得的回報,真正的愛有時候我們是不帶條件的。
愛是自我的擴大。我們愛是因為我們希望去愛,而不一定是為了被愛。
談感情的心態,確實是會改變的。
從年輕的「少了你,我會完蛋」,慢慢變成「有了你,我會更好」。
當兩個人可以在不同時空裡,卻同時這樣持守信念,是有巨大力量的。
就算還沒有展開旅途,每天依然各自有餘裕好好生活。不用情感勒索,不用罪疚感控制對方。
一個人先能過得很好,如果有機會遇見彼此,才可能變成好上加好。
抽掉一個,對方就表示「再也活不下去」,並不是太健康、太值得期待的成長方向。
忘了之前在哪裡讀到,一段蠻有意思的話。
「成年人的任何情感關係都一樣,你必須去練習喜歡獨處的時間,並允許你愛的人,擁有那份————與你無關的時光。」
這段時光,從來不該是對方的敵人。
反而是讓兩人走得更長久的陽光空氣水。
—
影像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