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睡眠日記:失眠?睡不到5小時?睡眠品質低下,怎麼辦?(內含個人實測最佳解)

by 柯智元
睡眠


我起床一向不需要鬧鐘,自然醒的時間經常落在清晨五點。步入職場後,總是以為自己是睡了6小時就可以準備起床工作的人。



開始戴上手錶監測睡覺的相關數據後,我才發現自己的分數一直徘徊在「低品質」區間。查遍各種醫學資料,也看了專業人士的外文訪談,一心想修正這個問題。最後,決定在生活裡做出一個調整。沒想到,狀況真的立即獲得顯著改善(真的就只有一個調整,沒有更多了)。



江湖一點訣,說穿了也不神奇。我用的方式其實每位讀者都做得到,成本近乎零。


如果以為我要叮嚀你「特別去做」某件事,其實正好相反:我只想提醒,有件事情「盡量別做」。


結論先講:睡前3小時,避免讓眼睛接觸藍光(電腦、智慧型手機、平板)。有助於你一夜好眠。



是的,就這樣。做到上面這件事,進而養成習慣。想睡一場好覺,就已經贏在起跑點了。



講完了。是不是有一種「蛤?!就這樣?!」感覺不可思議地簡單?


好的,接下來分享,小弟如何用幾個月驗證這件事情。


讀完文章後,讀者也可以把自己親側的實驗結果一一記錄下來,看看有沒有睡得比以前好。


從以前到現在,總是發現自己睡得不深,也不夠久?


是不是也像我一樣,幾乎什麼方法都試過了,錢也花了,食物也吃了,運動也願意做了,但還是睡得不怎麼樣?


如果這件事情依然困擾著你,身為同路人,可以跟你分享我的小小心得。它正是我這幾個月下來的實驗日記。還有這段學習歷程的資料補充,是我學習「如何睡場高品質覺」的完整過程。


之前在注射AZ疫苗時,讀者應該不難發現我習慣用實測數據驗證坊間假說。(雖然部落格文章只會顯示一小部分原始資料)


如果對你邁向一夜好眠有幫助,小弟樂觀其成。


來,上路吧!


睡眠




個人狀況初探:你的睡眠狀況如何啊?



「你睡得好嗎?」



「嗯啊。應該還不錯吧。」



「什麼叫還不錯?」



「我有睡著。」



候診間裡,醫師狐疑地看著我。



你睡得好嗎?



總覺得好難回答。不論是消化內科還是中醫師,每次問診,談到這一題,我總是說:「睡覺方面應該沒啥問題啦。只是睡得比一般人短。從小到大就是這樣。」



他們感到好奇,問起一些細節。請我描述平時是怎麼過日子的。



蛤?好吧,我試試看。



如果是指起床後還會不會累?我不會累,但不知道那些「過程」在專業醫學的觀點是否合格。沒有留下證據、數據,來驗證好還是不好。好的話,我矇對了哪些事我不知道。不好的話,該如何改善我也不知道。當成是丟銅板吧,每天都在賭一把,五十五十。


如果是進一步詢問成果,也就是身體狀態,好像也不怎麼樣。我知道飲食跟睡眠是連動的,就像有些人以為飲酒對於睡場好覺有幫助,這是經過醫生證實存在疑慮的。唯一確定的是,本人已經徹底戒斷酒精超過兩年。(身為一位有考到執照的調酒師確實是不錯的里程碑)


幾年前,發現自己有一顆不好相處的胰臟,限制了我攝取食物裡脂肪、蛋白質的來源與份量。若精確到只是在問「好啦,我想問你,你的身體能不能承受你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呢」這檔事,我想應該是不行的。雙臂對你大大比個叉。



那麼,醫師是在問我有無規律運動嗎?



有啊。我經常去健走、慢跑。不間斷,至少爬十層樓梯,是我每天給自己的開門禮。



但還是不太知道為何跟朋友創業以來,經常睡不滿六小時就起床。推估⋯⋯因為我是個工作狂吧。而且2021年,緊鄰的兩場「一條龍專案」,經常住在後製洞穴,成天與電腦相處再自然不過。⋯⋯晚上我還是有睡覺啊,只是除了躺平幾小時,一醒來,還是真的只有工作,稱不上有什麼休閒,但我甘之如飴啦。(已經習慣了這種生活模式)


醫生聽了似乎有點苦惱。


「你可能要開始留意了。一般成年人至少要睡到6至8小時,身體才會有足夠時間修復啊。你睡的時間這樣看下來,好像有點太短,不是很尋常⋯⋯」


啊不對啊醫生,身體每天這個時間就告訴我「該起床了」啊。繼續躺著也睡不著啊。不然是能怎樣?


嗯,三十多年如一日。


直到有天,終於有一種發明叫智慧型手錶,把我躺下去的這段時間發生了什麼事,表露無遺地具象化。


戴了兩三個月,偶爾隨便滑滑裡面內建的APP資料庫。漸漸地,我開始意識到,這整件事不大對勁。


圖片說明:實際睡眠監測的手機畫面。這種等級的成績是我的日常。


我的手錶介面很友善,不會講太多艱深的醫學術語。它就是用前個晚上的追蹤數據,計算出一個全方位評比,告訴每天起床的我:「你昨晚考幾分。」


每天起床,我只需要看一下分數就好。如果真的想細看原因,可以再去把每個小分類一一點開,查看究竟是哪個細節出了差錯。


補充說明一下。在這個評測系統的世界觀裡,低於60分是「不佳」,60分~79分是「普通」,80分~89分是「良好」,90分以上是「傑出」。(我猜0分是最低分,最高分是99,但誠實說,這兩種極端值我至今都還沒見過,所以到目前也只是推測)


我幾乎住在「普通」,偶爾上到「良好」(不明白背後的原因,大概有良好就算賽到吧)。極少掉到「不佳」,當然也根本不敢妄想獲得「傑出」。那對我而言是神。所謂神,大概就是葛屁了吧。可以達到那種領域無憂無慮的人類應該都沒有在上班。天啊怎麼可以這麼憤世嫉俗RRRR。



睡眠

上圖為住在後製洞穴的一小段時光。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只是很機械地將手錶上的數據每天輸入進去 excel,算出了各種評比、平均數與趨勢,卻仍舊不知道該怎麼解決這個長年羈絆的問題。




嘗試補考的學生


十年前做過檢查,醫生說我的自律神經失調。也就是交感與副交感長期處於不平衡狀態。近幾年,覺得自己變成更淺眠的人。所以當智慧型手錶終於出現,協助我記錄了幾個月的生理狀態後,長久看下來,覺得這樣下去遲早出事。(還是已經出事了?XD)


看來我必須努力「做點什麼」,來挽回頹勢。從沒想過原來自己的睡覺品質如此低下,本來只覺得不算特別傑出,沒想過其實已經低到屬於「堪慮」的程度。



我想了不少辦法,在每個不起眼的細節,盡量做出能力範圍內的最佳判斷。



花一段時間規劃、改造了房間,把所有光還可以滲進來的地方徹底遮蔽,讓燈一關,整個睡覺的房間可以接近全黑。


說到空間管理,家裡有薰衣草精油,或其他安神、放鬆香方的人,可以考慮使用。(個人是還沒有投資到這個階段就是了,畢竟嗅覺敏感,怕直接變成這樣,還要在同一個空間工作,身體若是無法適應,想抽身會來不及,所以依舊觀望)


再來,想到的是調整飲食。最直接的就是喝。既然每天上班都得喝水,去買白天可以喝的那種安神茶、放鬆茶好了。我每天都定時沖一壺,不敢怠慢。看了一段時間的數據。奇怪,好像沒有明顯效果。


來,加碼。晚上再加喝另一種配方的晚安茶。(等於是全天都讓血液充滿夜間沈睡的因子)


好像也沒動靜。沒關係,牙一咬,卡一刷,開始每天定時吃傳說中的助眠益生菌。


一段時間觀察下來,分數竟然還是差不多。呃⋯⋯那就不從食物下手了,也許問題不在那邊。


看資料說,每日心肺運動似乎也會影響。那我來加碼。每天除了晨跑、健走,再外加這個指標:走滿一萬步。


分數還是一樣。有時候甚至睡不到六小時就自動醒。


查了網路上專家的分享影片,嘗試每晚睡前做點穴道按摩。好像有時有用,有時沒效。感覺又是一場擲硬幣大會,五十五十。令人沮喪。


加入每一種變因,我都習慣連續監測個幾天,寫點筆記。很遺憾,坊間號稱的各種療效,在我身上似乎都沒看到什麼效果。更明確點說,就算是發現有效果,也不持久,兩三天後就打回原形。


每天起床,分數依舊偏低。令我不解。


「喂!到底該怎麼改善啊?!」是不是還有什麼細節是我能做到的卻沒有做?私藏的「必做清單」,已經從頭到尾全部走完了,是不是還遺漏了什麼事情?為什麼還是睡得這麼不好呢?是我對這種「看看就好的分數」太過計較了嗎?難道,我又真的有自信說其實每天晚上都睡得很好,只是追蹤系統不夠瞭解我嗎?


過了幾個月,我開始認真把睡覺當成是一門值得深究的功課。因為身體一向蠻規律的,定性不錯,突然想到,那自己就是最好的實驗對象。我開了excel表單,詳細把很多追蹤的數據打進去,自行製造實驗組與對照組,列出控制變因,想一探究竟。



我相信,只要時間拉得夠長,耐得住性子,應該可以找出解方。


睡眠



睡眠的運作機制


先用大白話幾句話解釋一下睡覺這件事——是我在這趟漫長旅途一點一滴學會的。


我們每天起床,覺得昨晚睡了「一覺」。其實,這場「大覺」不是一個「整體」,而是由多次「小覺」接續、拼湊組成的。 


一般人,每次躺下來,大概會經歷四到六個循環。每次循環的總時間長度,大概落在90分鐘上下。


細看每個循環單位,裡面主要又分為三塊:淺層、深層、REM,相互輪替,一個循環就是完整走過一次曲線。 


下面這段小影片,就把上述文字所說的這些概念解釋得非常詳盡,也向各位讀者推薦這位馬來西亞創作者的說明。





用大白話說,一場所謂的「好覺」,需要量與質兼顧。


所謂量,就是指時間長度;所謂量,就是指每次循環裡該有的品質。有些人可以平躺很久,但是品質很不好,想東想西,遲遲沒有睡進去,一轉眼又天亮。有些人睡進去的品質非常好,只是他的次數過少,撐不到足夠的循環量,就無法再睡進去。


現代城市的文明病,除了缺乏運動、營養失衡、肥胖,另一個大問題,就是睡覺。不知道有多少人,苦苦遍尋解方,不得一夜好眠。





寧靜革命:其實,你真的只需要調整「一件事情」



來到這篇文章的重頭戲。我整場人體研究的下半場,處理的最後一個變項——實驗的最終點。


那時,我寫下了一張清單,上面寫的是所有可能會影響睡覺的眾多變因。其中一項,就是「睡前不要接觸藍光」。只是那時候,醫生衛教時說的是「30分鐘到1小時內別碰電腦、手機」,所以我剛開始按照這個時間區段執行,覺得效果沒有很顯著,直接槓掉了。


倒是後來發現,如果這個習慣嘗試拉長到3至4小時,威力就從手槍子彈提升到核彈級的強度了。


會發現到這一點,純屬偶然。某天,晚餐後想說,哎呀,接下來也沒別的事了,今晚就別工作了,也別用電腦了吧。因為我一向是很早吃晚餐的人,大概都是晚上六點半前完食。等於是從那個時候就開始完全不用電腦、手機。就是這樣,隨機的意外,造就了這場驚奇之旅。而且代價比想像中便宜。所幸再次開啟了我的實驗日記。


在我身上,只要超過三小時,不讓眼睛接觸到藍光。大概已經說服了身體:「是的,我已經預備完畢,乖乖地躺下來好好睡一覺。」


像人類祖先時期,天黑了,眼睛、腦袋、四肢也準備休息一樣。當開關已經調控到位,一切就只是信手捻來,等待水到渠成。



圖片說明:智慧型裝置的好處是你每天早晨醒來後,有一張成績單可以分析前幾個小時發生了什麼事。如果覺得螢幕狹窄,可以滑一滑手機版。比較詳細,而且字體、圖表大得多。(下方有手機模式參照)



圖片說明:做了這個關鍵調整後,竟然從此每天保底「良好」(意即80分以上)。



是的,這一段,我下的小標——寧靜革命,是雙關語。



其一,我想說的是,你躺床前的倒數3小時,是當晚能否睡得好的關鍵時刻。我們一般都太輕視這段時間自己在做些什麼,而意識不到——這幾個小時可以將你的明天早上導向完全不同的結局。


個人發現,最有效的就是遠離網路。既然現代生活,我們接觸3C主要就是為了上網,不如就想成「不接觸藍光設備」。可以選擇到書桌看紙本書,聽純演奏音樂,做瑜伽伸展,或是乾脆到外面散個步。總之,大方向目標是「寧靜」,意即:別碰工作,不再看Line,不講需要用腦過度的電話。


經過實測,有時候就算你完全沒碰3C,睡前如果又開始想東想西(尤其是很有壓力的那些主題,比如工作),精神狀態一樣也會被打回原形,因此要格外謹慎,越接近終點,越要避免「節外生枝」。


違反寧靜,會喚醒你的身體,一喚醒,就可能會遠離「飛航模式」的暗示準備。盡心盡意,走完3到4小時的「隔離」,再去躺床。固定建立像接待貴賓一樣慎重的儀式感。這是每晚都要反覆靠耐心一次次演練的。



其二,延續著上一點。如果能做到養成上一點的睡前生活習慣,那些號稱助眠的產品,或許有接近一半其實是不需要下單的。體質這種事因人而異,我很難給出明確的答案,也許在我身上沒用的東西,在讀者身上超級靈光。反之亦然。倒是親身交叉測試後,你可以只留下效果顯著的,其餘的用完後就不再添購。長期來看,也可以幫自己省下不少開支。


實驗的最初,沒有想到,最適合我個人的處方可以這麼簡單。「睡前三小時別用3C產品」。簡單到像是內容農場的勵志廢文(?)或是像那種早安晚安的詐騙健康訊息XD


只能說:發現真理的「確據感」,確實使人得著自由。



圖片說明:現在確實可以每晚睡足七小時,以前淺眠的我很難想像這種人生是什麼感覺。



還是要強調一件事,這類穿戴的消費型監測裝置,只是透過呼吸、心率(感測儀)、翻身次數(陀螺儀)來觀察佩戴者的睡覺情形。要做到最精準、具備實證效力,從專業醫生的觀點,可能還是需要知道,實驗者在整個睡覺過程「腦波如何運作」。也就是要去一趟專業的醫學中心,接上設備,真的在機器那邊睡上一覺,隔天得出來的所有數據才會最為精準,具備解釋效力。



真的走腦波這條實證途徑,當然壞處就是麻煩(或許加上費用昂貴)。但好處也很明確——能夠避免一些自己嚇自己的狀況發生,因為每一種檢測與留檔,都有實證科學的支撐,而不是僅靠手腕上儀器的推算。當證據力足,給的建議總是比較可靠、可操作、對症下藥的。


如果你試遍了各種方法還是睡不好,也許最直接的,還是尋求專業人士或醫療機構的協助。這個專業領域博大精深,遠超越這個小小部落格文章能夠涵蓋、解釋的範圍。走筆至此,還是不厭其煩再強調一番。



好,回到本文。下方,附上這幾個月下來,控制變因為「睡前3小時完全不接觸藍光設備」的實測成績單,供各位讀者比較。這兩週的成果,在我這份不專業測評的實驗記錄中,不論是心理上還是體感上,確實已達顯著。


長度(時:分)分數評比
6:27 72普通
6:3965普通
7:1882良好
6:0282良好
5:0666普通
5:1361普通
5:3268普通
7:1477普通
6:1476普通
5:5776普通
5:5078普通
6:4773普通
5:1067普通
5:1447不良


實驗前的連續14天採樣:2022年一月

平均時長 6:03
均分 70.71
總評:普通

長度(時:分)分數評比
7:4090傑出
7:5095傑出
7:1490傑出
6:5690傑出
7:3489良好
6:4188良好
7:2891傑出
8:3893傑出
7:5992傑出
8:4090傑出
8:2392傑出
8:0291傑出
8:4485良好
8:5891傑出


生活習慣調整後連續14天:2022年二月

平均時長 7:54(+30.77%)
均分 90.50(+27.98%)
總評:傑出



文章結尾,想為這段時間,自己為了睡場好覺的努力,來句心得總結:



「親身實驗的代價是高昂、費時的,但有時結論是精簡、省錢的。」


(但我還是得強調,如果有很明確的狀況,需要啟動醫療或諮商的,還是得去找專業人士協助,別白白耽誤)



引述《我喜歡這個功利的世界》裡的一段話,給全天下的失眠者:



「有些事,發生在別人身上,是故事,發生在自己身上,就是事故⋯⋯


外人只能看到你成功不成功,風光不風光。


而真正在意你的人,只會關注你健康不健康。」



你我也許不算認識。之所以我選擇把這個很私人的故事寫出來,因為我深深體會過睡不好對當事人而言有多焦慮,多困擾。我不是學醫背景的人,還是希望有機會用我過去幾個月學習到的經驗幫助到每一位讀者。



願我們都從失眠深淵,徹底解脫。身體會陪你一輩子。每天練習跟自己好好在一起。



如果你親測有效(甚至是完全無效),也歡迎留言跟我分享。


最後,祝好眠。




後記



在文章刊出之後,一位朋友推薦了我一本很有意思的書,叫《為什麼要睡覺》(Why We Sleep:The New Science of Sleep and Dreams),原作者是英國科學家 Matthew Walker。我後來找完時間看完,是一本介紹關於睡覺的許多知識的書。有興趣的人,可以先聽聽看別人的讀後感


另外也附上本部落格的真實QA。


讀者來函(Marvis Lo):非常認真看完後決定來實施,感謝分享!有機會還想知道睡前3、2、1小時的入睡品質,差別分別會到多少?


作者答:喔喔,這個大概可以分享一下,因為我的所有實測原本不是為了昭告天下,而單純是為了服務我自己的,所以還沒有試過中間值XDD


我現在控制大概十點左右睡,七點前吃完晚飯,所以大概就是間隔三小時,等於我自己畫的界線就是吃晚餐前,我需要將所有的工作(尤其需要上網的)先完全做個今日了結,一去吃飯就代表「接下來不能再上網了」,所以才會發現拉到三小時對我開始產生顯著差異。


只做到睡前一小時,分數大概就是沒有差異,所以之前才會認為這招完全無效,先前就把它槓掉了,覺得醫生提供的這一項衛教資訊沒有用(沒想過是「間隔得不夠久」這個因素)XDD


兩小時我應該是不會測試,因為這樣等於吃完晚飯後還要工作,而我一開始進入居家工作模式,就太習慣不煞車,一路開到底。一工作就做到睡覺時間,這個習慣已經養成了太難改。


但我覺得這些實驗成果都很看體質,因人而異。畢竟像我這樣時間睡,而且中餐十二點前吃完,晚餐又經常六點前吃完的人,這是最適合我的睡眠暗示步調。


倒是有個關鍵步驟是我固定會做的,就是在真的去躺床的倒數半小時前,把自己生活的照明開始調低(經常是不開燈,或是只用一個方便空間內移動的小夜燈)最後去睡,往往效果會特別好。所以這件事情我發現是真的需要預備的,硬要直接躺床,讓身體那時候才開始準備睡覺,經常分數就會很低。


各位也可以測試看看,祝福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版本。


2022年4月1日,聽到全球串連,發布最新一集的訪談,江秉穎醫師正好也在跟小路&浩爾講睡覺這檔事。覺得值得一併收錄在這邊。







貓咪平面攝影、實測圖片提供:柯智元

圖片來源:Pixabay

0 comment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