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東奧觀後感:國家體育養成術

by 柯智元
體育



如果關注臺灣的籃球發展,看到田鴻魁昨天發的動態,想必會特別有感:​

田鴻魁觀賽奧運 七月底臉書動態


先後看了日本男籃跟女籃的比賽,這都是數年前台灣還能抗衡的對手,但日本現在已經邁向世界等級。​

看完比賽最大的感覺就是,你如果不進步,就是被別人甩掉。我們除了要深刻反思、認真學習別人的優點之外,有一點也是我播了台灣各層級運動多年來最大的感觸。我們從學生時期開始的比賽,絕大多數的教練就會看籤運選擇對手,如果這個對手實力超強,我們就輕鬆打,抓主要的敵人,先搶晉級。​

但是你看到世界上一流的球隊,不會去做這樣的算計。即使是日本、韓國這些過去我們熟悉的對手,在世界盃或奧運賽場上,都不會在任何一場比賽中輕鬆打或是挑對手。因為每一場比賽都是他們實力的展現,別人也藉由這樣累積的內容,看待你的國家隊。​

如果從小你就活在這樣算計的運動文化中,等長大成為國家隊的一員或是未來當了教練,你也會很自然的成為這個文化中的一份子。實力落差太大,還沒上場,就先選擇放棄。




曬履歷之必要性


我的習慣是,不會去酸一日球迷,也不刻意去戰觀賽資歷。​


我相信,一個人願意關心一件事,就算僅僅是四年一次,我看的是——他最終還是關心了。​


願意關心,好事一件。一向愛看運動專欄,對於體制、陳規、惡循環成天恨鐵不成鋼的老屁股,應該是求之不得的。​


真的想改變環境,需要的是更多願意花時間來關心的人。當這個群體日益壯盛、龐大,裡面不合理的待遇,可笑的制度,落伍的思維,才真的能有機會見光死。​


有些暗面就是這樣,有監督才能形成壓力;壓力夠強,才足以形成如雷貫耳的聲音。​


時常被我私下請益的高中老友 Michael Kuo 傳給我一篇好文(篇名:【東京奧運】從日本男籃的12人名單,看日本男籃的發展歷程),關於日本籃球如何走到今天這一步,裡面談到的幾大方向:歸化、旅外、籌組混血人才庫,是過去幾年,每當我們一起去看現場比賽,坐在觀眾席,他時不時會跟我聊到。​


贏球治百病?



其實,我看待本土運動員能不能在國際賽場得牌,一向是無可救藥地正面樂觀的。​


很早就有這種體悟:人類的各種技藝,博大精深。以臺灣2300萬左右的人口規模,能出幾個打進世界前8名,或是前32名的,已難能可貴。得不得牌,是選手個人職涯自我選擇的挑戰。​


觀賞各種頂尖對決,總是過癮的。身為一介麻瓜,有看有賺。​


一心想至少為國家拿下一面金銀銅,有時候真的就是差這麼一點,一眼瞬間的事。​


實力也好,運氣也罷,我其實更在意的是養成體系。​


也就是說,若不以「奪牌=成功,沒得牌=失敗」這種二元思想來看待所有競技結果,我真正的幾個關懷意識,是:​


「臺灣的這項運動,如果拉遠未來十年二十年,真的有這樣天賦的選手,我們是否具備讓他們集體能夠持續進步的方法?​」


「在職業生涯期間(撇除傷病因素)臺灣是不是個讓他們始終有衝擊國際擂台,源源不絕深厚底蘊的土地?​」


「我們是因為遇見天選之人,只有這一次打得好,還是未來十年二十年,都有機會走到比賽最後?​」


何立安在邱哥的節目裡,去年就講過,其實臺灣人的體育一直很強,遠比我們自己想像得厲害得多。或說,我們很少對於這片土地有這種認知。我自己認為,其實我們並沒有完整認識:如果臺灣的環境變得更好後,這群運動員可以達到的極限。​


增加推進的引擎動力也好,去除路上的障礙也行。獎牌的背後,其實有很多事情可以探討,也應該被探討。​


如果你問,關於這件事,要什麼時候才適合探討?​


我覺得最佳時間,就是現在。







網路拋出許多議題,讓我們討論、思考之餘,林佳和老師這兩篇撰文,也可以搭配服用:

當奧運熱潮退燒,台灣該如何維持運動風潮?

該拿一日奧運迷怎麼辦?





(影像來源:Pixabay)

0 comment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