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共打來怎麼辦?失敗主義者圖什麼?

by 柯智元
阿共打來怎麼辦



「阿共打來怎麼辦?」



你抬起頭。喔,問你這個問題的,又是位臺灣人。我們已經很習慣這個提問的下一句,因為經常是:「你會舉起槍,走上前線,保家衛國嗎?」



幾天前,俄羅斯對烏克蘭正式發動攻勢。



個人習慣,遭遇國際重磅事件,自動隱蔽PTT八卦版。不只是因為拒絕恐懼兜售,更是想自我節制,在能力範圍內,別成為錯誤資訊的散播者。



始終相信:批判,與批判思考,是不同的東西。事實太少觀點太多的操作痕跡,對於彌補想像與現實世界之間的認知斷裂並無幫助。積極點說,也因為在其他地方有更多專業,認真耕耘的國際情勢分析。長期蹲點的專家,經過回測有效,能提出的全局觀點,似乎更能刺激腦門。


選在二二八這天靜下心,分享最近思考的事情,也順便推薦一本上個月讀完的書《阿共打來怎麼辦》。算是近期出版,特別值得入手的「臺灣公民入門手冊」。其實我私下在不同場合推薦過本書。恰逢《時代革命》在臺灣一刀未剪正式上映,覺得不如把近期想說的話一次寫完。





阿共打來怎麼辦



「阿共打來怎麼辦?」的終極奧義:中共究竟會不會侵略台灣?



這本書,其實在回應一個我們當臺灣人從小聽到大的問題:「_________,中共打過來怎麼辦?」



前面那個底線,可以是任何政黨,或是一個理由,或是一個似是而非的論述。而你短期內知識儲備有限,又無法詢問知道第一手消息的專家,因而感到無限焦慮。



或是,那條底線,就只是淡淡稱呼你的名字,有時候也可以搭配更戲劇的語氣,像是一場情緒勒索。指責你的天真、愚鈍,或無知。



這本書有許多常見理論的白話文,其實就是在回推:如果真要「開戰」(不限於熱戰)需要有哪些硬條件(如地形、時間、氣候、漲退潮)與軟條件(如兵力部署、後勤調度)同時配合,讓讀者評估看看發生的機率有多高。



有些叩問,具備思想實驗精神,頗富趣味。在此先不爆雷。如果大家怕這類知識不易入口,順便推薦一檔podcast,叫王立第二戰研所(臺灣軍事常識探討),就是書中的其中一位作者王立開的方格子電台。



EP18(單元名:上兵伐謀,中國裂解臺灣內部比武力犯台更有效)這一集,談到的許多東西,其實非常大白話。可以拓展我們對於「戰爭」的想像。聽了覺得有收穫,再看書也不遲。



也要再三提醒,作者群的觀念並不是在告訴讀者,所有「熱戰」的可能性全部都是「假的」。因為這種信仰一旦建立,其實對臺灣人來說也很危險。所以我建議先聽聽看那一集王立的podcast。覺得想進一步探究,再去翻書。



臺灣人思考「中共犯台」這件事,經常只縮限在槍砲彈藥的軍事攻擊。很少主動去意識到,在這些武裝進犯以先,需要先達成哪些條件,「熱戰」才會是最成熟的時間點。讓中共只要付出最低成本,即收下最佳效果。這就是「宣傳」、「聽說」的想定威力。



印象特別深刻,書裡其中的一句話:「若可以詐騙到主動願意把全家老小獻出,何必上門搶劫。」



在熱戰發生以前,第一關必定是——癱瘓敵人的作戰自信。或是製造分化,讓其無法再次用一個口令輕易團結,都是有效戰略。讀者可以評估看看,現在臺灣所處的環境,大概走到了哪一個程度。



節錄一段觀念,在本書的後記。覺得看完這一段,對於這本書為何要寫出來,會有很清晰的認知:




新書籌備期間,也看到一些新形態的謠言出現,中國對台的資訊戰,以及資訊戰下的認知作戰透過網際網路進化更加快速。但無論怎樣改變,其根本上的基調是一樣的。



從一九四九年國共內戰的成功,在冷戰時期滲透西方國家進行反軍備宣傳,共產黨的特點總是要讓敵方國家內部動亂,越亂越好。所以試圖想要以邏輯區分謠言,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共產黨對謠言的散播,是採取極化與激化的方式,促使敵國分裂,分裂越多塊越好。



而其中,更有效的辦法,乃是利用人類不喜歡紛爭的天性。



人類不喜歡無意義的捲入爭執,在出現不清楚的紛爭時,往往習慣站在中間。但這個中間狀態,並不是客觀上的中間,而是現有可取得資訊的中間。這可以用數字來說明:若真實的狀態是0,極端貶低的負面訊息為-100,吹捧的正面極值是+100。



那麼就餵養大量負面資訊,依序從-10、-20……一路往下修正,另一方面盡力蓋掉正面資訊,讓群眾接收到的資訊範圍是越來越低。好比說現在的新聞資訊只有-100到-50,此時人類的心理上就會覺得,中間點應該在-75。



結果當有人告訴你真實狀態0,你反而會因為當前的最正面訊息在-50,認定此消息絕對是造謠。


這就是臺灣軍事謠言橫行的根本原因。



最有效的攻勢,就是在我選擇打擊你以前,先將你內部的矛盾點一一翻出來,迫使你們從內部開始癱瘓。


當一個群體不再能夠保持專注,保持團結,我需要做的就是靜觀、等待。


然後持續加大宣傳力度,製造內部自發性的失敗主義者,有一天與我裡應外合。營造出我「不戰則威」的心戰優勢。


阿共打來怎麼辦




癱瘓是一種過程



身為長期關注 Marvel 的觀眾,《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Captain America:Civil War)是我至今仍然高掛全系列前三喜愛的單集。



片中,美國隊長 Steve Rogers 抓著策劃這一切的反派 Zemo 拷問:「你是誰?你究竟要什麼?」

 

Zemo 冷靜地告訴美國隊長,他期待見證一個帝國的殞落。

 

在關鍵的一幕,Zemo 娓娓道來,他的價值信念:「被外敵推翻的帝國可以被重建,但是從內部瓦解的國家,將從此一蹶不振。」(An empire toppled by its enemies can rise again. But one which crumbles from within? That’s dead… forever.)

 

那時候在戲院,覺得《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講的正是一則給「弱小者」的政治寓言。

 

這是部具備政治譬喻的作品。

 

賽局上,雙方博弈,我如何確認有把握戰勝你?兩條清晰的策略。

 

一,我首先斷掉你周邊的外援。同時,讓自己內部變得更強大,確認未來需要正面交鋒時,可以用實質的力量,直接毫無懸念,輾壓你。

 

二,我讓你的陣營完全無法團結。點完火後,在外面靜靜看著,等待你們分化、裂解。然後在最佳時機介入,精確補刀,取你首級。

 

當然,這兩種方向不衝突,是能同時一起進行的。

 

接下來,真正應該問的是:「當對手的進攻策略就是這樣明著攤在陽光下,我們是否找得到對應的方法?」

 

如果一個人,從來沒想過自己玩的是什麼遊戲,還有勇氣不做沙盤推演就坐上牌桌,遇上有經驗的老手,他期待的是屠宰對手,還是被老手屠宰?

 

一步錯,步步錯。萬劫不復。



我時常在想,與其抽象問他們對應方法,第一關或許是先緩緩,提醒他們,認知現在的棋局下到哪一步。



沒有正確的戰略認知,當事人很難給出最完滿的回答。




阿共打來怎麼辦



無硝煙戰爭



幾天前,《時代革命》在臺灣正式上映。回想導演周冠威在 KK Show 接受百靈果專訪時談到:

坎城,是我們自己積極主動去報名的。那個時候,我剛好把作品完成,他們正好準備受理報名。​



得知入圍的消息,我非常振奮。我覺得,我對得住我自己,最重要的是,對得住這部片裡,願意接受訪問的所有人。​



坎城是最適合公佈這個理想的機會。​



但同一時間,也有朋友一知道這個消息時,想說慘了,你搞這麼大,名揚四海,你很快就會坐牢。​



但是我的個性跟我的朋友有點不一樣,所以我很高興我們的作品可以來到這個階段……​


……坎城,大家都知道是世界上最大的影展之一。​



正常來說,公布入圍之後,全世界各地的發行商,理論上會過來邀約(洽談巡迴放映)。​



(消息公佈後)結果沒有收到什麼反應。這其實是有點奇怪的。​



你不禁會聯想到:『欸,是政治因素嗎?』​



我只知道,唯一站出來(接觸我),說會公開上映的,只有臺灣。



獨特的民主深化歷程,讓臺灣被視為泛華語圈的奇異存在。當2022年,中國主張自己只是「和平崛起」,歐盟、北美也自動進入熟練的自我審查,這座太平洋西邊的小小島嶼,竟然成為了時至今日,全世界唯一,敢公開放映《時代革命》的國家,



前後遇到了各種宣傳的困難,也不算毫無預期。



當這些數位龍頭(Google、Youtube、Facebook)選擇干預(降觸及),製造困難(要求你輸入驗證碼或是勾選紅綠燈來認證自己不是機器人),這些林林總總怪異現象的背後推手,很難不聯想到演算法的奧秘。



我想起,當香港的立場新聞還叫主場新聞的時期,一篇刊在舊網站的文章,叫作〈我們守護記憶,直到最後一人〉。當時2009年,說的是八九六四。十年後,心急如焚的香港人,在另一個時空的黑暗影廳,想方設法,為家鄉製造「記憶守護者」,在這個隨著網路普及,人權更受重視,理應更自由,更無須自我審查時代,有無可能?



在特映會裡,目睹某些群眾對抗爭者責備的臉孔,回扣本文一開始推薦的書,我想,某種程度這也呼應了王立、沈伯洋等作者群,不斷透過各種思想碰撞,嘗試提醒我們的事。



如果我們始終無法辨認事實的樣貌,不只在物理上,腦內也被對手插旗,或許,把路走到最盡,我們真的該團體自問的是:當你眼前,有位腦子裝滿謠言、恐懼的人,他們開口閉口只會談失敗、放棄、投降,然後用盡一切努力,嘲諷那些依舊堅持,依然默默耕耘,避免最壞狀況發生的族群,捫心自問,這群失敗主義散播者,是你會發自內心尊敬的人嗎?



當你手上有一把槍時,你會保護他嗎?



再問得銳利一點,站在對手的角度想,如果你就是對手本人,戰爭結束後,這樣的失敗主義者,對你還有任何價值嗎?



如果招降的盡是這樣的族群,根據你最有效、安全的判斷,該來場張燈結彩封爵授田,還是非常時期已過,用後即殺?



內賊、造謠者、前朝老臣的下場,歸結無數歷史書的教訓,我們看見的是什麼?



其實,戰爭早已開打,而且從未停止。



但我們總是可以選擇視而不見。







圖片來源:網路、時代革命 臺灣專頁

0 comment

You may also like